看板 Audiophile
過去陸陸續續玩過雙超低音、DRC、time alignment, 這些對系統聲音都有助益,但由於純兩聲道架構上的限制, 無法發揮這些工具的最大效用,同時也產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因此我一直對全dsp多聲道分音的兩聲道聆聽系統非常感興趣, 也慢慢地朝這個方向建構得差不多了,只缺一台多聲道DAC。 我對多聲道DAC的需求包括: 1. 解碼有一定水準 2. 至少有六個獨立聲道 3. 內部沒有ASRC 4. 每個聲道要有XLR輸出端子 市場上最符合這些條件且負擔得起,大概就剩下OKTO DAC8 PRO OKTO小公司產能有限,只偶爾開放幾台供訂購 十月左右發現又開放訂購了,馬上下單一台, 也因此有這篇心得文。 系統架構: 1. Audiolens xo做數位分音, 左右聲道60hz以下sum成monobass 作超低音; 60-3500hz bandpass作中低音; 3500hz以上highpass給高音。 同時也做drc及time alignment 2. HQPLAYER convolution engine, 使用Audiolens生成的filter輸出六聲道 3. DAC8 PRO解碼後, 高音兩聲道給一台AHB2後級接Orfeo 喇叭的高音端子; 中低音兩聲道給另一台AHB2後級接Orfeo的低音端子; 兩個聲道的monobass給兩顆超低音 4. 喇叭是JMR Orfeo,音樂類型90%為古典。音響室大約12坪的長方形房間。 對照組則是Holo 梅L3 + Benchmark LA4前級,接兩台AHB2來biamp和兩台超低音,但AHB2都 吃全頻訊號無分音 https://i.imgur.com/jvXr3Un.jpg
聽感: 首先,最大的改善是乾淨迅速紮實的低頻, 這點歸功於把主喇叭60hz以下low cut, 讓超低音更好跟主喇叭整合。 此外,把主喇叭很吃力的60hz以下砍掉, 有助於減少喇叭失真並改善中高頻。 兩年前用minidsp SHD做類似的事情, 第一次體會到「加入超低音同時有助於系統中高頻」 這種違反直覺的概念,這次又重新體會到。 第二個明顯的改善就是中高頻清晰度, 主要來自於主動分音以及time alignment, 整個形體非常立體明確, 音樂的輕重緩急也呈現地更加輕鬆。 相較起來,對照組有種柔化霧化的聽感, 需要稍微加上一點自己的腦補。 再來則是細節爆棚。 之前每次調整系統,都覺得細節變多了, 但沒想到還能榨出這麼多細節。 但另一方面,系統也更反映錄音了, 平庸的錄音聽起來變得更沒吸引力。 有意思的是,有個正就讀波士頓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所的朋友, 平時需作曲並請其他學生演奏且自行錄音當作作品集, 特地帶了一些他的錄音作品來播放, 我們還真能辨別哪些是專心認真的錄音、 哪些錄音是趕工交差的X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DSP全上之後, 並沒有改變Orfeo原本的音色或是聲音特性, 更像是奠基在原本音色之上的全面升級版。 Orfeo是我很喜歡的一對喇叭,之前分別用drc或像是rePhase, 多少會讓Orfeo的音色跑掉,對我來說是big no no。 決定入手dac8並嘗試全DSP時,這也是最大的擔憂, 幸好建構完成後聆聽到現在三週尚未覺得有問題。 結論: DAC8 PRO單就解碼而言,是比不上梅的。 剛入手前幾天,暫時把它當純兩聲道dac來用時, 還跟樂友哭訴我系統鋼琴聽起來變電子琴了。 但它擁有獨立八聲道所帶來的高度彈性, 得以突破傳統兩聲道的限制, 讓用家對更多環節有操控權並優化, 進而提升系統整體的表現。 若有機會且有條件,還是蠻推薦有興趣的樂友試試看。 雜談: 以下是系統各環節一些經驗心得, 這些受我系統限制以及我個人偏好影響, 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經驗,請多包涵。 1. Audiolense xo: 這個有大大專文介紹過, 也是我用到目前最滿意的drc and time alignment軟體。 彈性高功能多,但相對的有learning curve, 要達到好的效果,要求也很高, 一年多的嘗試直到現在三路分音後才達到令我滿意的效果。 以前用過dirac 2.0方便簡單,但相對地彈性較低, 比如雖然frequency domain可以做partial correction, 但time domain仍是強制全頻調整,因此聲音還是有生硬感。 此外,嘗試多次後仍覺得頻響只砍不補最自然。 2. 超低音: 良好的低頻對音樂體驗的提升是無庸置疑的, 之前文章提過就不重複了。 目前有效的低頻整治方法包含bass trap、eq、還有multi-subwoofers。 我選擇三管齊下,GIK各種bass trap大概也砸了將近$6-7k鎂, 而雙超低音放房間前牆和後牆正中, 打算再蹲兩個Rythmik F12放左牆和右牆正中, 來達到更平順的低頻。 3. 連接Orfeo時其實我沒有bypass內部分音器, 但儘管如此,前端主動分音的效果還是很顯著。 下一步就是找對體質不錯也不貴的喇叭, 拆了內部被動分音器,來個全主動系統試試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86.44.29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01388644.A.D77.html
Zyar: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都換Da了 其他聲道該補齊了吧 感受一下差12/01 08:04
Zyar: 距很遠的大升級感12/01 08:04
MoneyBlue: 推推12/01 08:19
comipa: 推12/01 08:36
yys310: DEQX pre 812/01 08:53
Chricey: 我也有過關節痛的經驗,真的超痛苦的啦!推薦去看醫生,早點處理比較不會拖延變嚴重。 12/01 21:01
yys310: 玩主動分音的人越來越多了 真讚12/01 08:54
ms0344303: 不是玩真的環繞 只是要電子分音沒必要糾結六聲道dac吧12/01 09:01
ms0344303: accuphase也有出df-65這種用來電子分音的12/01 09:01
ms0344303: 太貴可以買舊的df55 切單聲道模式兩台可以八音路電子12/01 09:01
Chricey: 樓上UC2當糖吃,天天走拿飛 12/01 21:07
ms0344303: 分音12/01 09:01
djboy: 推12/01 09:02
yys310: 要講也講speaker management system. 阿Q那台哪能用12/01 09:13
MADNUG: 當時有看到阿Q,可惜我偏好dsp 全在電腦做,就不合需求了12/01 09:39
Kroner: UC2神招啊,吃下去就對了 12/01 21:13
bt092001: 主動分音讚12/01 10:37
hesione: 推推12/01 11:01
iitze: 推主動分音。目前還卡在知識低谷,理解中12/01 11:18
bunjie: 推推12/01 11:51
Kroner: 剛開始吃UC2,期待 12/01 23:17
odanaga: 推12/01 12:49
yys310: 想問一下原po有量各單體改主動分音前/後的響應嗎?12/01 13:06
沒特地量各單體的,只用REW在聆聽位測量, 不過跟audiolense的模擬結果基本上一樣
boris20050: 推推,也有在想 dac8 pro 跟 topping DM712/01 13:19
fxck20202021: 推! 感覺蠻有樂趣12/01 14:40
Kroner: 最近天氣變化大,關節痛好像更嚴重了。 12/02 03:31
jimmycccp: 酷酷的12/01 15:06
GLUESTICK: 一定比用分音器好12/01 15:43
lonewolf1035: 推推,原來還有這種電子分音的玩法12/01 20:19
carstenan: orfeo比較接近三路,可玩看看三單體獨立分音,頻響會更12/01 21:01
Kroner: 哇勒,UC2 這個東西真的是太讚了 12/02 16:20
carstenan: 乾淨,但相位干擾或許會略增加,重低音也許可以稍微往12/01 21:01
carstenan: 上到80hz,高音單體用小功率就可以12/01 21:01
carstenan: 如果想買新叭玩主動分音,錢可能沒辦法省太多,現在五12/01 21:07
carstenan: 十萬內單體用很好的不多,箱體折衷也很多,可考慮troel12/01 21:07
Kroner: 吃過關節保健品,都沒什麼效果,有推薦的牌子嗎? 12/02 20:53
carstenan: 的diy方案,箱子找信賴的木工師傅,外型可以兼顧,單體12/01 21:07
carstenan: 也厲害,這樣可以達到新極限,但以樓主財力,應該沒有12/01 21:07
carstenan: 買不起的多音路da12/01 21:07
carstenan: 如果要升級da,可考慮前端usb到dac中間用一個madi介面,12/01 21:13
Kroner: 有人知道如何處理關節痛嗎?求分享! 12/03 21:45
carstenan: 後面就可用prismsounds之類的高階多路da,甚至可以一次12/01 21:13
carstenan: 控制切換兩組落地系統,共用subs12/01 21:13
感謝建議!這次算是初步實驗, 確定這方向是符合我喜好。 接下來有錢有閒時,就像您說的, USB跟da之間插個數位介面, 這樣dsp的同時,da也能選擇自己偏好的了。 但又是個大工程,慢慢來XD
carstenan: 如果Orfeo玩純數位分音,前面單體可以拆下的話12/01 23:16
carstenan: 喇叭線可以直接接單體,走反射孔進去12/01 23:17
Kroner: 關節痛就老人病 12/04 17:42
carstenan: 不用動到被動分音版, 而且數位分音不挑喇叭線,便宜線可12/01 23:17
boris20050: 等等用主動分音不拿掉分音器是在玩什麼@@12/02 01:01
supertjf: 同意樓上 我也是滿頭問號 可能捨不得拆吧12/02 01:18
確實是捨不得拆XD 這方案試圖優化的是整體系統,而不是只有分音對單體的控制力這環節, 因此保留被動分音器的確多少讓效果打了折扣, 但其他部分仍有受惠,比如每台後級的headroom增加了,或減少IMD。 此外,就我對Orfeo的測量, 內部分音器的HPF和LPF吃全頻或bandpass後的頻率, 分頻點附近的量測結果仍有顯著不同(LPF尤甚)
elguapo: 推!12/02 03:31
Chricey: 關節痛這種東西靠UC2就對了 12/02 03:31
chiwchu: 都要拆分音器了,乾脆直接DIY或訂做音箱,再自己買單體來12/02 13:16
chiwchu: 裝好了。不然問問也在美國的 Philharmonic Audio 林sir12/02 13:16
chiwchu: 能不能買兩隻白色的落地不加分音器。12/02 13:16
確實有在考慮這個選項XD
yys310: 沒仔細看 原來沒拆原本分音器阿? 這樣分音怎麼設定的?不12/02 16:20
Kroner: UC2是天然成分嗎?還是有添加物啊? 12/02 16:20
yys310: 會分錯沒聲音嗎?12/02 16:20
jhs1213: 重複分頻是要靠DRC修回來? 這樣不會爆嗎12/02 17:42
JMR有給Orfeo分頻點和斜率,所以使用相同分頻點。 斜率的話,實測發現數位分音用陡一點的斜率,sum出來也沒什麼問題
yys310: 量測的位置能sum好用抖的斜率確實沒問題 不過off axis如果12/02 20:53
yys310: 有沒sum好的就怕ringing嚴重了12/02 20:53
Chricey: UC2推薦?有人試過嗎?靠譜嗎? 12/02 20:53
yys310: 不過雖然這麼說 之前看別人的心得是用到130 dB/oct都還沒12/02 20:55
yys310: 問題 不要真的用brickwall就好XD12/02 20:55
※ 編輯: MADNUG (73.186.44.29 美國), 12/02/2023 23:17:31
carstenan: 另一種類比主動分音,可參考 "k231 crossover"12/03 21:45
carstenan: 類似架構我試過TIPD134, 跟數位主動分音沒明顯差距12/03 21:45
Chricey: 我有在用UC2,感覺效果還不錯欸! 12/03 21:45
carstenan: 但可保留你原始梅DAC12/03 21:45
carstenan: 要切換分頻點, 要小錢購買可切換的設定電路板12/03 21:46
scrazy77: k231好像不便宜耶12/04 16:32
yys310: 如果不是想要惡搞就別買K231這種分音器12/04 17:42
Chricey: 哈囉!關節痛真的超痛欸,我之前也遇過類似情況,後來去看醫生吃推薦UC2,效果不錯喔! 12/04 17:42
tedliu1024: 話說PC要搞數位分頻+2.1低頻控制的話最簡單入門該買12/06 20:02
tedliu1024: 那個設備呢?minidsp嗎12/06 20:02
minidsp SHD or SHD Studio是個不錯的入門選擇
yys310: minidsp是不少人入門的選擇12/06 22:39
※ 編輯: MADNUG (73.186.44.29 美國), 12/07/2023 11:58:36